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探索——以杭州市为例
徐承华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城市水系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自古以来,人类的文明与水共存。由于江、河、湖、溪、海具有取水之便、通航之利,滨水地带往往从人类最初的栖憩之地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商贸文化的密集之域。水是城市的命脉,河流蕴藏着城市的历史。
城市水系具有提供水源、防洪排涝、接纳污水、生态涵养、交通运输、休闲游憩等诸多功能。水系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水系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水系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于城市水系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一些城市陆续开展了城市水系规划的编制与研究。由于各地编制的城市水系规划基于编制部门和服务对象的多元性,规划目的不尽相同,编制 *** 亦有差异,总体而言尚处于探索阶段。
城市水系作为贴近人民生活并与之息息相关的资源,在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彰显城市形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生态环境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及 *** 部门逐渐认识到水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地位,认识到水系对城市的规划建设意义重大,城市水系规划的编制被提到议事日程。
编制城市水系规划是用好水资源、建好水环境、推进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建设的要求,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适应社会经济新阶段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而,城市水系规划应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规划之一。编制城市水系规划将是规划师面临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
二、城市水系规划的内容
城市水系规划应以注重生态建设、引导环境改善、提升城市形象、服务社会经济、构建人水和谐为目标。城市水系规划应从单一的工程规划走向统领水系保护和建设的综合性规划,体现城市水系的诸多功能要素。
基于对城市水系规划的重新解读,城市水系规划着重涵盖以下方面:
(一)合理水布局
城市依水而建,水与城的关系非常密切,水系空间的形态影响着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因此,水系 *** 应成为城市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城市水系 *** 连通及形成连续水网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城市的河网布局结构,确定主次河道及水面,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城市水 *** 系统。
规划应对现有的河道重新整合,对不合理的河道走向进行调整,提出需沟通及新增加的河道。使河道与规划道路相协调,在河道走向布置上注意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保障水安全
水安全是城市水系的前提,水安全包括饮用水源安全和防洪排涝安全。
城市水源安全是城市水系规划的首要任务。水系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提出城市水源的总体布局,明确备用水源,保证城市供水取水的水资源,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对城市水源地尽量减少其他水体功能设置,避免对水源水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防洪排涝保障城市安全是城市河道的主体功能。水系规划中应根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提出的布局,反映与水系有关的防洪排涝规划工程措施,同时协调与其他工程设施的矛盾。
(三)改善水环境
水环境良好是实现人水和谐、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水质是水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如今,水污染已成为很多地方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由于水质下降而影响水系的正常及持续利用,并且污染河道的水质恢复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城市水系规划中的水环境规划应遵循“控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从外源控制(截污纳管、面源控制)、内源控制(底泥修复)、河道水源补给(配水、再生水、雨水利用)等方面提出河网水质治理对策。除传统的排水规划外,还应综合运用生物治理技术,对污染源进行治理,辅之河道配水、复氧等措施,恢复河道自净能力。在实施河道两岸截污、河网配水前提下,采用水体修复技术(人工浮岛、河道生物及移动式曝气设施等)以改善河网水质。河岸应注重生态性,避免浆砌,提高透水性,形成地下水与河水的自然循环,为水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四)建设水景观
水景观是城市自然景观中更具特色的部分。水景观规划应形成“以水为脉、以绿为衣、以文为蕴、以人为本、城景交融”的独具城市特色的景观体系。应与城市水系相结合,展现多姿的水景观;与城市功能区相结合,营造丰富多样的水景观;与城市绿地相结合,建立绿色 *** 体系;与城市文化相结合,塑造富有个性与地方特色的景观体系。
通过河道景观评价,确定河道景观分类。将河道细分为重要景观河道、次要景观河道、一般景观河道等,针对各类河道提出景观规划重点与设计引导。分别利用水体形态、河岸处理、沿河植被、滨河建筑界面、视线通廊、夜景灯光、景观节点等设计元素,引导城区河道景观的构筑。
在确定城市河道的平面线形时,应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河道断面收放有致,使城市河流重归自然状态。在景观规划中充分利用河道两侧控制的不少于15米的绿化带,以此作为联系城市各类公园绿地、广场开放空间、生物物种迁徙的纽带与通道,成为市民就近健身、游憩、休闲的场所。
(五)体现水文化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化源远流长,类型丰富多样。水系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城市深厚的人文沉积和千年的文化传承。通过对河道沿岸各种河道文明、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挖掘、保护、开发河道沿岸古迹的内涵韵味,将无形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有形的物质形体,并结合现代文明,突出历史文化特色,突出民俗文化、突出水文化的多元化,与时俱进创造新的水文化。
城市的许多文化都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如饮水文化、用水文化、治水文化、嬉水文化、求水文化、消水文化、探水文化以及与水相关的商贸文化、航运文化、桥文化、坝文化、河岸建筑文化等。每条河道都有其独特的衍生文化,应通过对各种特色文化的综合把握,提出河道文脉的总体空间架构,并运用多种文化载体,在水系中加以反映。
(六)发展水经济
水经济就是将城市水系的景观、环境、工程等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如环境优美的河道带来两岸土地及房产价格的增值,开展水上旅游活动等。而水旅游则是发展水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系给城市带来灵气与活力,水是最不容缺失的旅游要素之一,水旅游能为城市旅游增添浓墨重彩。水旅游是水系和景点的紧密结合,河流的良好环境和沿岸的独特风貌共同构成了精彩多姿、内涵丰富的旅游内容。开展水系旅游不仅能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水旅游规划需要和城市旅游事业规划及其他的旅游资源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密切结合,协调发展,构建内通外联的整体水上旅游 *** 。按照水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选择具备一定旅游价值的河道,将单个景点景区串联成链,以水路和陆路交通结合的方式,形成流畅的旅游线路。通过合理的游线组织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开展,形成宏观上具协调性、微观上具异质性,适合不同需求的城市河道水旅游系统。
(七)有序水空间
人类与生俱来就具有亲水性。依水而居、面水而乐的生活场景是人们向往的一种境界。随着城市经济基础的逐渐雄厚,滨水地区的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热点,甚至出现亲水经济的现象。
滨水空间是水系空间向城市建设陆地空间过渡的区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作为开展滨水公众活动的场所来体现其公共性和共享性;二是通过水环境、绿化景观、建筑景观的交相辉映来展现和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形象;三是作为滨水生物通道和面源污染拦截场所来体现其生态性。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应作为彰显城市魅力的窗口,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谐安康,应体现城市的公平,让更多的人享用城市最美好的环境。
水系规划对滨水地区开发提出规划引导及框架性的城市设计指导。根据河道的特点及功能,控制两岸绿线的最小宽度和常规宽度。在保证步行连贯性的同时,结合周边土地开发形成丰富的河岸空间,在确保城市规划确定的河道蓝线、滨水绿线前提下,提出视线通廊、滨水界面等景观空间要求。
三、杭州市水系规划编制
基于以上分析,杭州市水系规划编制着重水系总体布局、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滨水空间控制等内容。
(一)合理水布局
杭州,有江、有河、有湖、有湿地,又邻东海,是一座“五水共导”的江南水乡城市。市区内河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形成了特有的水系脉络肌理。河湖水系养育了一方百姓,也使杭州成为钟灵毓秀之地。
根据水资源和水系空间分布,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构架杭州市城区水系的空间总体结构为:江河为轴,湖溪为核,五片三级,互联成网。
即以钱塘江和京杭运河构架城区水系空间发展的主轴线,以西湖、湘湖和西溪湿地为重要核心,按照河网水系的水位特征,将城区水系划分为五大片区,即运河水系片、上塘河水系片、下沙片、上泗片和江南片。按照河道在安全、环境、文化、景观、经济、滨水空间等方面的权重,将城区河道分为主干河、次干河和支河等三个级别。注重“点线交汇、连片成网”的整体水系互联方式(图1)。
图1 城区水系空间结构图
(二)保障水安全
杭州市的饮用水源来自钱塘江和太湖流域的东苕溪。水系规划中明确了城市水源取水口的位置,提出水源保护的要求,划定了取水口上下游沿岸的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对其他有关水系的规划应避免对取水口的不利影响。
杭州市的防洪主要是钱塘江的江河洪水。而市区涝水排泄方向主要是杭嘉湖东部平原和钱塘江。按照钱塘江及城区内部地形、地势的排水条件,将城区范围内的防洪排涝分区划分为运河水系片、上塘河水系片、上泗片、下沙片、江南片等。确定了主干排涝河道及排涝泵站。
(三)改善水环境
杭州市的水系属平原河网,流速极低,河流的自净能力很弱。通过引入客水进入城区河道,增加流量对污染河水进行稀释,亦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引配水工程以钱塘江作为城区河道的配水水源,形成“钱塘江(上游)—运河—上塘河—钱塘江(下游)”的河网水体循环系统,对上泗片和下沙片河道也引入钱塘江水源进行配水,同时通过钱塘江八堡泵站、七堡泵站等设施,尽快外排城区河水入钱塘江,减少污水进入杭嘉湖东部平原河网的可能性。
按照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对污水管道建设的要求,加强河道两岸污水管道建设,拦截排入河道的污水,建设老城区的中河和东河污水重点截流区。明确将城西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再生利用到运河水系作为补给水源。利用天然水面建设三墩湿地公园、城西湿地公园、西塘河湿地公园等,对周边的污水进行处理。建设老城区的中河和东河初期雨水重点治理区。建设庆隆片区重点生态河道修复区、城北公园重点生态河道修复区、丁桥重点河道生态修复区等。建设西溪湿地生态示范基地。
(四)建设水景观
水景观的布局结构为:“两带、三面、十一廊”。
两带:运河景观带、钱塘江景观带。
三面:西湖景观面、西溪湿地景观面、湘湖景观面。
十一廊:确定对城市景观产生重要影响的主次干河流景观廊道。包括余杭塘河、上塘河、五里塘河、沿山河、西塘河、中河、贴沙河、和睦港、北塘河、五堡直河、官河等。
按照城区河道的不同类型,分为自然风光区段、人工环境区段、历史风貌区段、商业办公区段、文化教育区段、工业区段等,对居住区内的河道景观以美化、绿化为主,强调游憩、休闲功能,营造优美宁静的居住环境。对公建中心的河道强调开敞性、共享性,以水为特色营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结合城市广场等开发空间,开展各种亲水城市活动,如运河文化广场、城北体育公园等。对历史街区和古镇的河道以保护与恢复原有功能为主,强调文化性、开放性,如长河历史街区、西兴历史街区、三墩古镇等。
(五)体现水文化
按照杭州河道的文化内容和载体,确定“一轴兴五片,两带连四区,三块风水地,六点特色显”的杭州水系文脉总体空间架构。
一轴:即钱塘江现代文化发展轴,引导现代文明的潮流。
五片:结合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确定的之江度假区、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火车东站、下沙副城五个现代文明片。
两带:即京杭运河和萧绍运河两条历史文化带,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
四区:四个文化资源聚集的历史文化区,即主城老城区、萧山老城区、半山历史文化区、三墩历史文化区。
三块风水地:指西湖风景区、西溪湿地、湘湖旅游区等三个风水宝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杭城雅文化兴盛的源泉。
六点:即六个水文化节点,指长河老街、西兴老街、运河的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运河与小河交界处的小河直街这四个以清末民初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的文化节点,沿山河与五常河交界处的一个反映历代杭州城市风貌的留下历史地段文化节点,备塘河的一个以民国时期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的笕桥近代文化节点。
(六)发展水经济
“东方休闲之都,人间幸福天堂”(Waterside,Heaven site)是杭州旅游城市品牌理念的口号,其中“Waterside”强调了水的重要地位,“Heaven site”则体现了优质感受。在结合杭州旅游总体定位基础上,突出“水”在营造滨水天堂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充满号召力和竞争力的水旅游形象。
规划充分挖掘水旅游资源,从较为狭窄的西湖、西溪、运河、钱塘江等水旅游重点向外延伸,由点及面地带动整个水系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流畅的水旅游 *** ,使杭州不仅有“水”的资源,更有“水”的旅游产品,使“水”成为旅游者对杭州城市的之一感知。
围绕西湖、西溪湿地、运河、钱塘江、湘湖等五大水旅游点,构筑以西湖为水旅游发展中心、以京杭运河和钱塘江为双轴、以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及湘湖休闲商务旅游区为三片的水旅游空间发展结构。塑造生态水都、人文水都、繁荣水都、生活水都的理念,提出四个可分可合的游览主题:自然体验游、历史人文游、都会时尚游、水乡风情游等。
规划中提出的余杭塘河旅游线路、运河旅游线路、上塘河旅游线路已作为杭州市的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于2008年国庆节推出。沿途可将西溪湿地的清丽细致、余杭塘河的漕运文化、上塘河的田园风光、京杭运河的古老文明、钱塘江的大气壮阔等悉数体验。
(七)有序水空间
水系规划提出滨水空间规划引导。包括通则、一般规定、开发控制、开发引导等部分。其中一般规定包括功能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交通通路等。
在水域控制线外控制一定宽度的滨水绿化带,滨水绿化带的范围通过划定滨水绿化控制线界定。滨水绿化控制线范围内宜布置为公共绿地,绿化应有足够的公共性和连续性,并结合滨水绿化控制线布置滨水游憩道路。
滨水区规划布局应保持一定的空间开敞度。因地制宜控制通往岸线的交通、绿化及视线通廊,通廊的宽度宜大于20米。滨水区每隔200~250米应设置可直达水边的公共通道。与河道平行设置的道路与河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滨水空间的环境需要。
在滨水绿化带外控制一定区域作为滨水建筑控制区。滨水建筑控制线与滨水绿化控制线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滨水建筑控制区规划布局应充分考虑水体自然特征、天际轮廓线、观水视线以及建筑布局对滨水景观的影响,应有利于滨水空间景观的塑造。
四、结语与思考
城市水系规划应通过“合理水布局、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建设水景观、体现水文化、发展水经济、有序水空间”等规划目标的定位,实现城市水系“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的总目标。
城市水系规划涉及水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市政工程等诸多领域,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共同耦合的结果。城市水系规划应从单一的工程规划走向统领水系保护和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将各专业从不同角度完成的规划进行有机衔接,对涉及水系的基础设施进行协调,避免冲突和矛盾,使各专业规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安全性、历史性、协调性和综合性。
城市的水系规划编制,宜分为两阶段,之一阶段是城市水系规划,相当于总体规划阶段;第二阶段是单条河道的规划,相当于详细规划阶段。在城市水系规划的框架下,再编制单条河道的规划,将城市水系规划中的有关理念及方案予以具体落实。
应通过各地城市水系规划的实践,建立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体系及标准体系,制定适用于城市水系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导则,为城市水系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填补国家在城市水系规划理论方面的空白。
参加本项目的还有汤海孺、高群、毛斌、冯一军、蒋江峰、桂明、杨毅栋、丁小平、黄文柳、陈玮玮、龙彦等。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有哪些 主要学什么
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学什么
主要学习建筑学基础课程,包括相关美术课程、平面与立体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建筑设计概论、建筑构造、建筑史、中外城市发展史等课程。
此外,还有城市规划原理、环境景观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城市规划的社会调研 *** ,乃至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等课程。
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
1.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如在发改委、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园林局等从事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及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
2.各级规划设计院。如在城市规划院、建筑设计院、风景园林设计院等单位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乡村规划设计、区域项目规划设计及研究等工作。
3.在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规划开发咨询机构,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房地产筹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和研究工作。
当然,还有很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报考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或出国深造。这里要提醒的是,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将其资质划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分别规定了各等级单位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范围,不得越级编制规划,以保障城市规划编制的质量。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的规模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不同规模和级别的研究所、设计院,能学到的东西相差很多,薪金、待遇也是有差别的。
城乡规划这个行业就业前景如何?
较为乐观,具体如下:
一个城市能否规划得当,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与稳定布局。看着很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的悲剧,这就凸显了城乡规划的重要性。
单从就业率上来看,可以说找工作是一年比一年简单了。师兄师姐们在毕业后找的工作以设计为主,毕竟“规划”离不开“设计”。设计规划的工作主要是在规划设计院、设计公司、房地产行业或规划局。
与专业稍偏一些的工作则是在建筑、土木行业。刚入职的薪酬虽然不高,但工资涨幅还是蛮大的,积累经验、升职加薪后年薪达到20W+的大有人在。
而那些抱怨工作不好找的人,或许是只盯着那些起薪高的、地点又在大城市的工作。放开眼界,小城市或起薪低未必没有好前途。
另外说一下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
对口方向一:规划编制部门
规划设计院是很多师兄师姐选择工作的主要方向。不管名字是规划设计院,还是规划设计研究院,这类单位都是属于编制部门。
主要职责是编制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可以操作的城市规划成果,因此主要角色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规划设计院不仅要实施国家和 *** 的政策,而且成果将通过程序转化为 *** 的政策或作为 *** 管理的依据。
作为规划设计院的城市规划师不是规划的决策者,而是为规划局提供咨询和参谋。因此专业的技术要求是必须的,还要强调专业技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使最终决策具有科学性。
对口方向二:私人机构
私人机构,主要是指类似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等企业。相比规划设计院,他们做的城市规划工作更追求利润。
在私人机构,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与 *** 部门、规划设计院或咨询机构的城市规划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担当起公共和个人关系的桥梁。在兼顾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从自己企业的角度出发,更大程度的维护企业的利益。比如在新建住宅小区附近,既要发展商业、也要大面积绿化,建设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
城市规划师 *** 的问题
关于城市规划师 *** 的问题
导语:城市规划成为 *** 在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领域的公共政策,其重点正在从工程技术转向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师在城市发展问题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演变必然深刻地影响其职业的社会角色,并导致规划师的角色分化。中国规划师的社会角色分为两类: *** 规划师和执业规划师,社会角色的差异必然导致其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不同。但是,一方面规划师整日忙于完成设计任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的政策性内容正在被各相关部门肢解,城市规划有被日益工具化的危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规划教育并没有培养出适应规划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注册城市规划师 *** 分三大类
一、注册 *** 部门的规划师 ***
据了解, *** 部门的规划 *** 是担当着两方面的职责,一方面是作为 *** 公务员所担当的行政管理职责,是国家和 *** 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另一方面担当了城市规划领域的专业技术管理职责,是城市规划领域和运用城市规划对各类建设行为进行管理的管理者。他们是行政管理体系与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之间的桥梁,有的更是专业技术领域的行政决策者。 *** 部门的城市规划师是城市规划领域中贯彻执行国家和 *** 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核心,同时也是保证城市规划技术合理性的中坚,是城市规划实施和发挥作用的关键。
二、注册编制部门的规划师 ***
城市规划编制部门城市规划师 *** 的主要职责是编制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可以操作的城市规划成果,因此期主要角色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但显然,城市规划作为 *** 行为,并且具有公共政策的`属性,因此城市规划的编制具有极强的政治性,不仅要实施国家和 *** 的政策,而且其编制成果也将通过法定的程序转化为 *** 的政策和作为 *** 管理的一句,因此具有极强的 *** 行为特征。这是规划编制机构与其他咨询机构所不同的地方,也是城市规划编制部门的城市规划师区别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重要方面。但也应该看到,作为规划编制部门的城市 *** 规划师终究不是决策者,而是为决策者提供咨询和参谋,因此必须坚持专业技术的要求,强调专业技术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使最终的决策能够建立的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注册研究和咨询机构的规划师 ***
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城市规划师,从事着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研究和咨询工作。这种研究和咨询工作于规划编制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主要不是编制法定的城市规划,其完成的研究和咨询成果并不会直接作为法定的政策和文件而得到执行。因此,在相当程度,研究与咨询机构的规划师是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的身份为主,工作的重点也在在于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进行技术储备。
与前两种注册规划师 *** 相比,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城市规划师在工作内容上更少受到现实和实施具体问题的制约,更具有对现实批判性和对合理性的追求,因此也就更具有社会改革的动力和热情。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城市规划师可能为不同社会利益代言,其所代言的往往是受人所托,二并不完全是自身机构的。他们通过对社会利益的代言而参与到社会利益的协调过程中,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城市规划师 *** 证书管理怎么进行
众所周知,所谓城市规划师是指通过相关考试后获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并具备相关技术的人员,像其他证书一样都可以选择 *** ,那么城市规划师 *** 证书管理怎么进行呢,我们一起来探讨。
据了解在 *** 注册过程中,证书的管理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及变更注册,城市规划师与经济师 *** 等都一样。
初始注册:
一般而言,在我们通过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后,并取得相关合格的的证书,自身没什么违法违纪行为,身体也没什么大的毛病,对参加工作没有任何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自身所在单位批准,并由自己申请进行注册登记管理,这周期跟建造师都一样,都是三年
延续注册:
而延续一般是指城市规划师 *** 注册3年结束后,假如还是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需要申请延续注册登记,这个需要我们大家注意千万不要因为什么原因忘记,不然影响是很大的。
变更注册:
所谓变更注册就是我们城市规划师在相关期间内因为退休了或者想到其他别的单位了,或者单位改制什么的,重大的工作调动什么的,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注册登记,进行变更注册重新登记。
当然,这三个注册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够越级或者捣乱顺序,我们在实践的操作中也需要大大注意相关方面。
;
邯郸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待遇怎么样?
应该是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吧。
具体情况,您可以给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打个 *** ,直接咨询一下。0310-8090181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