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办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甲级资质!那位能帮忙解答吗?谢谢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格认证管理暂行办法》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认证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的资格管理林业调查资质培训简讯报告,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保证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主要项目为林业调查资质培训简讯报告: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即一类调查),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即三类调查),森林资源监测,专业调查,林业区划、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造林、营林以及风景林、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林业作业设计等。

第三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必须经过资格认证,获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才能承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

第四条 林业部主管全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格认证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资格认证工作。

第二章 申请证书的条件和证书等级

第五条 申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有成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批准文件林业调查资质培训简讯报告

(二)有专门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固定职工组成的实体;

(三)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与其承担任务相适应的仪器装备;

(四)有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骨干,具备独立承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的能力。

第六条 林业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中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机构,如果具备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可以发给相应等级的证书。

第七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分甲、乙、丙、丁四级,制定分级标准的原则是:

甲级单位,是林业行业的骨干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独立承担过大型或国家重点林业调查设计任务,并在生产中实施。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备齐全,主要专业配有一定数量并具有较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历的技术骨干,具有突出的技术专长,能完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有比较完善的质量、技术等管理制度。有比较齐全、先进的技术装备。

乙级单位,是林业行业主要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独立承担过中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并在生产中实施。技术力量强,各专业基本齐全,主要专业配备有一定资历的技术骨干,有一定的技术特长,能完成具有省内先进和国内比较先进水平的成果。有比较健全的质量、技术等管理制度。有相应配套的技术装备。

丙级单位,独立承担过小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并在生产中实施。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主要专业配有一定的技术骨干,有一定管理能力,有质量、技术管理制度,配备有必要的技术装备。

丁级单位,独立承担过县内或本企业的林业作业调查设计任务,并在生产中实施。配有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技术装备,有质量、技术管理制度。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的分级标准,由林业部制定。

第八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包括证书和副本。副本中须详细写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的资格等级和承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的具体范围。

第三章 申报程序和审批权限

第九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申报程序:凡申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必须先提交申报材料,经申报单位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按审批权限报送林业部或省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受技术考核和资格审查。

审查单位根据分级标准,确定申请单位和承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

第十条 林业部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林业科研、大专院校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由林业部考核审查,批准后发给证书。

市(地)县、国营林业企事业单位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考核审查。经审查后,属于甲级单位者,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报林业部批准发给证书。属乙、丙、丁级单位者,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给证书,报林业部备案。

非林业部门所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由所在地的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查批准发证,报林业部备案。经审查后,属于甲级单位者,其审批发证同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申请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必须据实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申请报告;

(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申请表;

(三)申请单位所设置的管理机构和主要管理职能以及主要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获得甲、乙级证书的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承担证书规定范围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

获得丙、丁级证书的单位,只能承担本地区或者本单位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如承担外地区、外单位任务,需经任务所在地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配合甲、乙级单位联合承担与专业相适应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

第十三条 各主管审查和颁发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应当根据发证条件和单位分级标准,对申请单位认真审查。对不顾条件滥发证书或下放证书审批权限的,要追究责任。

第四章 监督管理

条十四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由林业部统印制、编号,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翻印或自行印制。

第十五条 林业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的管理和监督,对证书资格实行升降制度,每两年复查一次,如发现达不到所持证书级别条件的,应及时按规定的审批程序,降低其证书级别或注销其证书。

对要求提升证书等级的单位,要按申报程序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者,按规定审批权限,由发证部门批准发给升级后的证书。

对持有甲、乙级证书的单位在三年内没有做出省、部级优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成果,要对其等级资格重新进行评定。

第十六条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交的一切项目文件、成果资料,必须标明该单位证书的级别和批准编号,并接受审查项目成果的部门对其资格的审核。

第十七条 凡未经审查批准获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的单位,一律不得承担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若有违反,一经发现,资格审查部门有权制止,对其成果不予审查。

第十八条 持证单位不得为无证单位或个人提供证书或签章,未经批准不得超越证书规定范围承担任务。若有违反,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直至注销证书。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林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1990年1月1日起实施。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因为疫情资质证书过期了 如何开证明

需经资质主管部门出台相应规定。

其中,两位资深专家均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出具意见或发布公告,否则不予认定。“相关机构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认可某种情形,并给予公告。每个行业都有自已的应急做法,交易中心、代理机构都发布了相关通知。”“评审时只能依据采购文件规定,如果资质证书或检测报告过期了肯定不行。”天津某代理机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这个问题要区分来看,其一,如果按原定时间评审,供应商是否可及时更新资质证书或检测报告,其二,供应商依法进行更新资质证书或检测报告的时间,是否正好在疫情停工期间?如果供应商能证明的确是因为疫情停工导致无法更新的,可以向采购人和代理机构提出延期采购的申请。“目前,各地也基本叫停非必须采购项目。”他补充道。“认证机构和检测机构也有管理部门,如果由管理部门出具通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广西某代理机构一位工作人员说,如果是根据项目需要临时去检测的,建议在复工后对采购文件做相应修改。疫情期间,证书无法更新属于不可抗力,可根据有关部门通知进行调整,修改采购文件中对这方面的要求。如果涉及到资格要求的,需经资质主管部门出台相应规定。

有关四川省宣汉县的林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可向您提供一份林业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1、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3、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加紧编制《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启动石漠化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遵循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石漠化面积、石漠化程度、区位状况、危害程度、贫困程度等将石漠化或潜在石漠化土地分布县划分为重点治理县和一般治理县,并坚持 "先行试点--全面综合治理--巩固提高"三步走战略,头两年先行试点,试点范围依据当地经济状况、组织保障能力、人才技术基础等因素确定,重点放在石漠化严重的河池、百色、崇左、来宾和桂林5市。后3年在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进入全面治理阶段,范围扩大至重点治理县和一般治理县。"十一五"期间,规划采取生物措施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1300万亩,其中封山育林面积1000万亩,人工造林300万亩;结合农村能源生态工程新建沼气池100万座,使岩溶地区的沼气入户率达到50%以上;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漠化旱地,实施坡改梯工程面积150万亩;对人均耕地0.3亩以下、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石漠化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生态移民5万人。

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将更有效地保护和拯救一大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实现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1)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加强自治区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保护物种的保护工程建设。继续实施虎、长臂猿、野生雉类、白头叶猴、黑叶猴、苏铁、兰科植物、银杉、红豆杉、望天树等13种(类)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加强建设虎、白头叶猴、黑叶猴、野生雉类和鳄蜥等种源繁育和研究基地(中心)5处,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苏铁、兰科植物等珍稀植物繁育中心4处,健全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建设大明山、十万大山、猫儿山等自然保护区宣教中心4处,广西野生动植物监测及鉴定中心(含数字化标本馆),南宁珍稀植物园;搬迁和扩建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健全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并杜绝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流失,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2)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巩固现有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展示范保护区建设,以山系、流域系统科学地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和完善弄岗、木论、大明山、十万大山、猫儿山、千家洞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九万山、岑王老山、龙滩、老虎跳、雅长兰科植物、茅尾海红树林等10处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新建党江红树林、金秀老山、王岗山、作登锈毛苏铁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2处,将古修、西岭山、古龙山、地州、春秀、青龙山、天堂山等条件具备的县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新建县(市)级自然保护小区700处,使80%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形成较为完善的广西自然保护区网络。

5、湿地保护与恢复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源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广西是我国湿地类型和分布面积较多的省(区)之一,既有海岸湿地,又有内陆湿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进行广西湿地资源复查,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5处,湿地保护小区100处;重点建设完善山口、北仑河口等国家级保护区3处;力争将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力争将党江红树林保护区等4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建设;实施退养(耕)还滩(湖) 3万亩,人工营造红树林3.75万亩,恢复海草场0.9万亩;建立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区3处;建立沿海湿地示范公园3处;建立湿地资源生态监测区3处,恢复湿地植被15万亩,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1.5万亩。建立广西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广西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使广西一些重要的天然湿地得到全面的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使我区50%的天然湿地、8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

6、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

通过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制订重点公益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采取以封山管护为主,封、造、补、抚相结合的措施,对重点公益进行有效保护、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公益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1)制订重点公益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办法,继续停止重点公益林商品性采伐,对国家重点公益林以及即将区划认定的地方重点公益林实施有效保护。

(2)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自治区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外的自治区级以上的重点公益林,实施全面补偿。

(3)结合退耕还林、珠防林、海防林、石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大力营造和封育公益林,及时将新造的海防林基干林带调整入公益林范围。在各项生态工程中新造公益林100万亩。

(4)在实行重点公益林全面封山管护的基础上,采取封山育林、补植套种等经营技术措施,完成公益林中郁闭度0.5以下的低效林改造,计划封山育林面积500万亩,补植套种面积100万亩。

7、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要在巩固"十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一是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兑现,加强对已有成果的管护和巩固;二是研究制定包括适当延长补助年限等相关后续政策;三是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封山禁牧和舍饲圈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配套政策措施的同步到位,加大后续产业培育力度,确保不反弹。四是布局上重点突出石漠化和沙化区域。"十一五"规划在稳定地管好"十五"1064万亩退耕还林特别是332万亩退耕地还林的基础上,新实施面积85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5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00万亩,封山育林500万亩。人工造林树种以乡土树种和引种成功的速生丰产树种为主,主要有竹子、西南桦、八角、板栗、核桃、茶叶、任豆、杉木、马尾松、杂交松、桉树和相思树等。

8、农村能源建设

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同时适时适地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市场运作新模式。对于有养殖习惯和能力的农户,继续按现在模式建设户型沼气池。对于农户养殖率不高,不适合沼气池入户的村屯,可采用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市场运作的办法,实行沼气池不入户,但沼气同样入户的办法,实现沼气池利用率和沼气入户率的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合进行改厨、改厕、改圈,有条件的还可以改水、改路、改房,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划新增农村沼气池100万户,使全区农村沼气池保有量达373万户,入户率达到46%。发展规模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150处,省柴节煤灶更新推广100万户,太阳能热水器15万平方米,小型风力发电机1000台,微型水力发电机5000台。

9、城市森林发展

切实加强对城市周边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及保护小区的建设力度,加快以城市森林为主的绿化建设,为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广西服务。城市森林发展,要突出城市和人两个主体,将公益林建设放在首位,大力构筑以公益林为主体的城市森林生态屏障,为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化城市建设服务;注重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重视乡土树种的使用,突出城市所在地森林植被的本土特色;城市森林建设要与景观建设相结合,营造一种树种丰富,季相多彩的自然结构;传承历史文化,强化科普配套设施建设和文化林建设,丰富城市森林文化内涵;远效与近效相结合,不断扩大城市森林面积,改善人居环境。争取完成主要旅游和工业城市的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城市森林建设要突出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结合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城市范围内,特别是风景名胜区、城市公园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树碑立传,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0、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丰富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内涵,将农村人口聚居区森林生态圈及风景林保护和社区森林覆盖率作为主要建设内容,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周边农村和重要旅游城市社区为突破口,结合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编制和修编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规划,开展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社区建设。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1、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

广西名特优新经济林树种丰富,共有水果类、干果类、木本油料、工业原料、调料香料和饮料六大类,主要树种有荔枝、龙眼、板栗、核桃、油茶、油桐、八角、肉桂、茶叶。规划新增名优新经济果木林面积160万亩,使经济林保存面积达到3500万亩;通过补植、嫁接、施肥、更换树种等措施改造八角、肉桂、油茶等低产林500万亩。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公司(林场)和农户的作用,加强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原产地保护和森林认证培育知名品牌,通过建立质量监测体系、配方施肥、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把好产品质量关,为林业产业的建设提供丰富的质量优良的原料。

3、能源林基地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指导下,大力培育速生高产和高热值的能源林基地,努力缓解我国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为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和能源建设作出贡献。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利用广西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定向选育若干种高产能源林品种,提出成熟的营造林技术。配合国家规划,重点建设以麻疯树(山桐子)、油桐等为主导树种的能源林基地。

4、制浆造纸业

5、木材综合加工业

6、林产化工业

7、竹藤加工业

8、林特副产品加工业

9、森林旅游业

新建森林公园15处,使全区总数达到59处,建成在国内外享有较大影响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区10处;全区有13个自然保护区开展森林旅游活动;推出12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热线。森林旅游接待国内游客量达到600万人次。发挥森林公园旅游的骨干作用和自然保护区在森林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良凤江、姑婆山、十万大山、黄猄洞、八角寨、大桂山、大容山等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加强大明山、大瑶山、猫儿山、花坪、弄岗、木论、十万大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建设。

10、花卉业

到2010年,实现全区花卉种植面积40万亩,年销售额60亿元。花卉产业逐步成为我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规模和产值达到国内花卉业中等省份的水平,基本形成以特色花卉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总体上实现产业布局合理,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把我区建成具有南亚热带区域特色的花卉大省和强省。重点抓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花卉市场流通体系、花卉科研体系的建设。重点建设1个省级大型花卉市场(南宁花卉交易中心市场)、1个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花卉研究所、花卉种苗繁育中心)以及12个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即南宁邕武和邕宾公路万亩花卉基地,南宁"花花世界"园林产业展示园,南宁切叶生产基地,南宁横县万亩发财树基地,桂北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万亩桂花基地,桂林尧山旅游花卉生产示范基地,融水、金秀珍珠罗汉松,百色、崇左多种苏铁,防城金花茶等特色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玉(林)贵(港)经济走廊花卉产业带,岑(溪)梧(州)百里花卉长廊,北海十里花卉长廊,柳州三门江、玉林大容山鲜切花生产示范基地,容县、平南兰花生产基地等。

11、野生动植物驯养利用业

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鼓励依法开发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利用,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重点保障种源繁育、科学研究、观赏展示等方面的需求,以及中医药、保健品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等。重点实施食蟹猴、梅花鹿、虎纹蛙、蛤蚧、蛇类、七彩山鸡、鹌鹑、果子狸、竹鼠、野猪、兰科植物、苏铁、红豆杉、罗汉松等养殖繁育利用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3个以食蟹猴养殖为龙头的出口创汇基地和4个以梅花鹿为主的高效益、高附加值、规模化养殖基地,在南宁市建立1家动物养殖产品专业市场。到2010年,合法经营的野生动物养殖场达到500处以上。建立4处兰科植物异地迁移保存物种基因库和兰花良种生产基地,3处苏铁培育基地,4处红豆杉培植基地,1处罗汉松培植基地。以现有广西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中心、广西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梧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等为主体,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信息化管理,鼓励它们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和合理利用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形成完整的科研开发、养殖繁育、观赏展示、加工利用产业链。

三、全面加强森林经营

"十一五"期间要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方针,以提高森林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线,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森林经营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根据我区森林经营管理现状,规划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公益林经营要在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基础上,建立完善自治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投入实施全面补偿,切实保护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管护者的积极性;另外,要继续实行公益林管理领导目标责任制,落实管护责任和目标;制订完善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办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使重点公益林保护、建设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全面提高公益林的生态功能质量。商品林要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秩序,由市场配置资源;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的监督管理和完善相应的法规,同时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保证非公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与国有林、集体林平等的权利与责任;通过对商品林经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促进商品林业的发展,并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经营的轨道。二是加强低产林改造。森林单产水平低、质量差,林产品供给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大障碍。据1998-199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全区低产林占森林面积比重高达60%。因此,通过改造低产林,发展速生丰产林,逐步调整和优化森林结构,促进森林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无疑是实现我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十一五"期规划以推进林浆纸一体化、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为契机,改造低产林面积900万亩。三是加强中幼林抚育和管理。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粗放,抚育管理跟不上,或者由于采伐指标限制,使一些该抚育间伐的林分未能得到及时抚育间伐等,也是导致森林整体质量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十一五"期要将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作为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摆上议事日程。一方面要落实幼林管护责任主体,明确责权利,确保幼林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并积极开展营造林监理工作,严把造林工序质量关;另一方面要加强抚育间伐,及时对符合间伐条件的林分采取优先安排间伐指标等措施,满足森林科学经营对抚育间伐指标的需求。"十一五"期规划完成抚育间伐中幼龄林面积1800万亩。四是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工作。全球可持续发展潮流和国际林业进程预示着新世纪林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我区森林经营水平,打通我区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渠道,提高经营效益,开展森林认证乃是必由之路。规划"十一五"期在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开展森林认证试点工作,为我区广泛实施森林认证积累经验。

四、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

2、森防体系建设

(1)森林防火

(2)森林公安

(3)森林病虫害防治

(4)外来有害物种入侵防治

3、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监测体系建设

(1)森林资源行政管理

(2)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

(3)森林资源监督检查体系建设

4、加强造林和森林培育质量管理

5、建立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

6、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及监督检查体系建设

(1)加强林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2)强化林业行政执法监督

7、切实搞好林木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十一五"期间,根据林业建设的需要,以自治区级和重点工程县为重点,加大广西珍贵优良乡土树种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林木种子加工与贮藏中心和采种基地建设力度;开展森林资源种质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加强林木良种审定工作,大力推广林木种苗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林木种苗科技含量。

8、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理顺基层林业站管理体制,强化其执法监管的地位和作用;对基层林业站办公用房、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争取达到新时期标准林业站建设标准;完善培训制度,搞好林业站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确保各项林业工作在基层的全面落实。

9、加快数字林业建设,实现公共资源信息共享

在初级的林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以"3S"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为支撑,启动广西数字林业建设,为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实时、动态、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到2010年,重点建成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林业数字化地图图形库管理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的实时监测系统、突发事件远程精确指挥中心和林业业务数据库系统,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应用和管理系统,多媒体林业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等。通过快速的网络环境建设和研发便捷可视的应用平台。实现区、市、县林业系统公共资源信息共享,全面提高广西林业电子政务水平。

10、进一步扩大林业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

立足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林业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十一五"期间,积极开展杂交松优良无性系的引进和选育工作,积极引进类似于《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的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争取全球环境基金、生物碳基金等国际基金的支持,不断扩大广西林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森林问题磋商和亚太经合组织林产品贸易自由化谈判等国际重大活动,加快我区林业与国际林业接轨步伐;积极引进和吸纳国内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促进林业产业和林产品的升级换代;完善林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和机制;加大国内外有关生态林业和林产工业建设的调研力度,及时准确地把握林业发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