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检疫有何意义?

森林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蔓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一种措施。国外或国内危险性森林害虫一旦传入新的地区,由于失去了原产地的天敌及其他环境因子的控制,其猖獗程度较之在原产地往往要大的多。如我国的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梨圆蚧、桃小食心虫等都是从日本传入的,棉铃虫是从美国传入的,美国白蛾是从朝鲜传入的。因此森林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灾害的重要关口,是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手段,是保卫生态建设成果的有力措施,也是维护经贸发展的重要保证。森林植物检疫是一项传统的植物保护措施,但又不同于其他的病虫防治措施。森林保护工作包括预防或杜绝、铲除、免疫、保护和治疗等五个方面。森林植物检疫是森林保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内容涉及森林保护中的预防、杜绝或铲除的各个方面,也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值得提倡的一个方面,有时甚至是某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计划中唯一一项具体措施。但森林植物检疫具有的特点却不同于森林保护通常采用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林业防治等措施。其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由于它具有法律强制性,在国际文献上常把“法规防治”、“行政措施防治”作为它的同义词。中国的植物检疫始于20世纪30年代。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植物检疫分对内检疫和对外检疫。对外检疫是防止国内与国外之间危险性害虫的相互传播;对内检疫是防止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危险性害虫的传播。检疫检验按检验场所和方法可分为:入境口岸检验、原产地田间检验、入境后的隔离种植检验等。隔离种植检验,是在严格隔离控制的条件下,对从种子萌发到再生产种子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检验不易发现的病、虫、杂草,克服前两种方法的不足。

摸清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分布区,是进行检疫工作的基础,同时,还要掌握有关国家或地区各种危险病虫害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然后根据:①是否有人为传带的可能;②本地区是否有该种的分布,或者是否具备适于该种分布的自然条件;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危害性质及防治的难易程度;④根据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要求等,制定输出输入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检疫名单和具体检验办法,划定疫区和保护区,设立专门机构,实行检疫,对带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商品和物贸,分别采取禁运、就地销售、立即烧毁等强制性措施,使有害生物不能传入或传出。

环保检测完毕后想深度治理甲醛,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也可以用绿色植物来吸附室内甲醛,比如常青藤、吊兰、绿萝等等;有研究机构做过绿色植物吸附甲醛的实验,吸附率仅仅维持在1%左右.让室内空气流通换气,把挥发出来的甲醛吹散,建议:夏天室内温度高,甲醛更容易挥发出来,每二天去一次房子里开窗,白天关窗晚上去开窗。可以搞点柚子皮、茶叶、竹炭之类的东西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尤其卧室。

房子装修好了,想要尽快入住,是很多人的心思。但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还是要等一段时间,检测完甲醛,符合入 住标准,再搬进新家吧当房子的甲醛浓度高于0.1mg/m³,都算是不达标,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像小孩子本身发育就没有完善,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身体健康的。国际公认的活性炭材料能够吸附甲醛。这就是为什么防毒面积和活性炭口罩都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可以在每个空间的角落里放置两三盘的活性碳,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异味没有了,空气清新了。

入住时并不是完全没甲醛,入住后更因该开门开窗通风,抽屉、柜门最好也全打开,门窗能不关最好常开,这样更利于空气流通,这时你可以考虑买些绿植回来,不管有没有效果,起码绿植也给新居增添一缕绿意。目前,世界范围内标本兼治的方法有光触媒法和生物酶法,这两种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通过纳米技术,深度渗透,快速不捉病长啸清除甲醛等装修有害物质。从污染源和空气游离物质一并进行清除治理,可谓是一劳永逸的方法。

检测后,如果超标轻微,通通风就可以住了,如果超标严重,可以进行全面治理,治理后,也要具有CMA检测资质的检测报告合格才可居住。

外来植物入侵对我国危害有哪些?

几点供参考:

外来物种入侵为何能造成巨大危害呢?

1

美国科学家研究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了473种原产欧洲后又传播到美国的植物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检查了它们被真菌、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平均每种植物在新栖息地感染的真菌比在原产地要少84%,病毒感染少24%。同时在研究了26种从欧洲入侵到美国的陆生、海洋和淡水动物后发现,在原产地,平均每种动物带有16种寄生虫,其中只有3种跟随动物到了新的栖息地,每种动物又在新栖息地染上4种新的寄生虫。总体来说,它们所带的寄生虫比在原产地少50%左右。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新的栖息地,外来物种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天敌和寄生虫的制约,从而异常繁荣起来。在原产地无害的植物到了另一地区之后可能会变成有害的植物,外来动物能威胁本地生物的生存,造成巨大危害。

2

外来物种一方面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条件和机会,给世界各国和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外来物种也给本地的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等方面带来了负面效应。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国际旅游业的兴旺,很多例证显示,外来物种直接危害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阻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并且这种影响一般带有不可逆性和进行风险评估上的不确定性。所以对外来物种应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本国实际情况,通过立法保护国民经济和一过生物多样性。

一、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及危害

(一)外来物种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定义

1、 定义

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

2、外来物种入侵的渠道

外来物种入侵的渠道一般为:有意引进、无意引进、自然传播等形式,其中有意引进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林业和渔业等生产活动的需要;无意引进主要通过贸易、商业、旅游等活动无意引进外来物种;自然传播主要是边界相临国家之间,物种借助自然规律传播到另一国的现象。

(二)世界一些国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据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近日在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在全球,外来物种入侵给各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要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三个国家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1300亿和800多亿美元 。

外来物种通过有意或无意行为进入另一生境后,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地中海实蝇自1910年因为旅客携带从夏威夷岛传播到美国本土后,种群急剧扩展,给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林果业的主栽品种柑桔造成致命打击,纵使美国出动军队,将柑桔树连根拔除仍无济于事,地中海实蝇的入侵使美国总共遭受了2000亿美元的损失。

南非西开普敦贫瘠土壤上生长的硬叶灌木群落有保持土壤、防止侵蚀、涵养水源、降低火灾强度的作用,为改善景观和固定沙丘,引进了哈克木属、松属和金合欢属的植物。外来植物导致了本土植物多样性、密度和盖度逐渐降低,造成548个物种灭绝以及3435个物种受到威胁,现已被IUCN列入红色名录。

发生在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过的疾病,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病原体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种。人体对非典病原体所表现出的脆弱的抵抗能力,充分体现了外来生物对人类以及生态系统的入侵危险性。非典通过飞机、轮船和汽车,在短短的5个月遍布全世界,清晰地显示了外来入侵种通过人类活动得到传播的事实。

(三)我国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及损失

中国从北到南5,500公里,东到西5,200公里,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多样的生态系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生物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上最坏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我国。截至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共有283种,对我国农林牧渔业和生态系统、物种资源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到1199.8亿元。造成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到1001.1643亿元,其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999.266亿元。陆生植物170种,其余为微生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类、哺乳类、鱼类、树木、杂草等。有54.2%的外来入侵物种来源于美洲,22%来源于欧洲。调查表明,76.3%的外来入侵动物是由于检查不严,随贸易物品或运输工具传入我国的。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有关行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98.59亿元,其中,林牧渔业损失160.05亿元,人类健康损失29.21亿元。以物种为论,美洲斑潜蝇、豚草、褐家鼠、温室白粉虱、紫茎泽兰等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亿元以上。更为严重的是,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威胁种群多样性,导致局部种群消亡等 。

以重庆为例,重庆市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雨量充沛,热量丰富,为生物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而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和建设等因素,重庆区域内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外来生物被引入重庆并安营扎寨,给重庆市的生态安全敲响了警钟。据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首批16种外来入侵生物、国家林业局公布的首批24种重点有害植物(其中有2种与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相同)和可能对本地生物带来巨大影响的36种危险性生物--共74种生物中,已在重庆出现53种,出现频率为71.62%。 2002年9月,重庆主城区的两路口一带发现日本菟丝子的踪迹。10月,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鲳在重庆主城区出现。2003年1月,在重庆市最大观赏鱼批发市场江家巷四季水族馆,又发现了原产南美洲的下口鲇。2003年7月,重庆市林业局专家在市游乐园附近、原试剂厂厂区、长生桥、铁山坪等地均发现了有害植物紫茎泽兰。重庆市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每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10万公顷左右,每年开展的防治面积约为6.67万公顷,投入的防治经费为1300万元,常年发生危害的森林病虫害达20余种 。

从重庆市外来物种入侵的状况不难看出,由于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的科学知识与信息交流、执法不严、生态意识淡薄等原因,在引进物种之初经济利益优先,没有进行风险评估或不顾生态后果的盲目引进,最终致使外来物种在我国呈长驱直入之势。

二、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现状及不足

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制订了比较完备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如澳大利亚1996年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策略》,1997年颁布《国家杂草策略》1999年修订;1991年发布了《压舱水指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强制执行的压舱水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文件。美国则通过很多控制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如《植物检疫法》、《动物损害控制法》、《联邦植物害虫法》、《国家环境政策》、《濒危物种保护法》和 《联邦杂草治法》等。1999 年 2月 3 日,美国总克林顿签署了一项总统令,以调整联邦策略,这项策略涉及非联邦生态系统的入侵动植物物种对环境及经济的威胁。该命令指令旨在建立一个入侵物种理事会。理事会决定开展项减少入侵物种对经济、生态以及类健康紧逼危害的综合计划并制定进一步阻止非寻常的入侵物种引入和传播。克林顿总统的 2000 年财政年度预算中建议给抗击外来物种的基金增拨 2880 万美元,其中包括对抵抗外来害虫和疾病的基金以及加速对恢复栖息地和生物综合治理害虫策略的研究基金。

甲醛治理到底有没有用

甲醛治理本身是有用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但是要选正确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的方式。

现在各种甲醛去除的方式有许多种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但是要选择真实有用的方式还是需要多加判断。

1.通风广西林业有害植物治理资质,通风这种方法是完全能够有效降低室内甲醛等数值的,但这种方法可不是真的治理甲醛,而是通过空气置换降低室内的甲醛等数值,室内甲醛是对释放源头治理的.相似的方法还有新风系统等.

2.碳包和净化器,原理来看其实也不是真的治理甲醛,而是吸附,通过活性炭的孔状结构吸收空气中甲醛气体,这种方式可以进行局部空气净化,但是释放源头依然无法解决.

3.专业公司,如果是专业服务,首先对释放源头判断,再使用针对性产品,同时根据情况选择多种工艺,是可以有效治理等释放源头的,不过在选择公司的时候要多加比较判断.

地质灾害治理设计需要什么资质要求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属于工业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工程规模和资金不同,所需资质也不同。

一级资质

可承担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以上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2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24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二级资质

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10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12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3)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4)单跨跨度39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三级资质

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50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70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3)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4)单跨跨度27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扩展资料:

影响或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总体条件。它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指的是造成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地质灾害背景由两个系列组成:

①以地球动力活动为核心的自然背景;

②以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核心的社会经济背景。地质灾害背景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具体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但从宏观上控制了一个地区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的成灾程度和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研究地质灾害背景条件是进行地质灾害宏观评价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

(1)重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井从区域因素中寻找地质灾害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作用因素。

(2)充分认识灾害体的地质结构,从其结构出发研究其稳定性;

(3)重视变形原因的分析,并把它与外界诱发因素相联系,研究主要诱发因素的作用特点与强度(灵敏度)。

(4)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设计参数有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现为较强的离散性,应根据灾害个体的特点与作用因素综合确定,进行多状态的模拟计算。

(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适性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也许并不存在),现有的方法都有较多的假定条件。

(6)勘查阶段结束不等于勘查工作结束,后续的工作如监测或施工开挖常常能补充、修改勘查阶段的认识,甚至完全改变以前的结论。因此,地质灾害的勘查有者延续性特点,即使是非常认真详细的工作,也不能过于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7)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谰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资,获得最佳的勘查效果;

(8)勘查工作量确定的最基本原则是能够查明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的作用因襄t满足稳定性评价对有关参数的需求,而不拘于一般的勘察规程。

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设备越简单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据地质灾害体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勘查技术方法的效果综合确定。

(9)勘查队伍是实现勘查目标、选择合理勘查方法和优化勘查工作量的关键。从事地质灾害勘查的工作实体应在地质技术^才,勘查设备和室内分析试验等方面具备条件,井拥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质灾害